2)第一百零一节:意外_绝代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李克用的态度难道真的可以左右朝廷的决定?”赵隐不相信的问。他这些年除了料理户部的事情外,根本没有什么建设『性』的工作。当了十几年的尚书却被人一脚给踹了下去。当初只是一介武夫的李克用,私盐贩子朱全忠却都成了一方霸主,千岁王驾,事实真是变幻莫测。

  “如今天下是实权者说了算,就连我们的圣上也不得不立李俊为储君来稳定他的帝位。这次对我们而言绝对是一个机会,只要李克用与李俊双方火并起来,我们就有借口将安西的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崔彦昭野心不死,七年前他们长安崔氏掌控的江南道被自己家族的家臣谋篡,如今有机会再次掌控军队,他们崔家就有希望了。

  “崔兄说的是,只要手里有实权,我们在朝中说话才有威信。”杜让能点头道。

  “这些年,我们虽然看起来风光,其实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先知会这群王侯,如今有机会扬眉吐气,当然不能放弃了。”徐彦若信心十足道。

  “徐大人说的对,这次我们一定要扬眉吐气。”赵隐也在一旁支持。

  “好,我们明日早朝就一起努力。”崔彦昭似乎在这一刻年轻了十岁一般,满面红光。

  次日一早,早朝的气氛就有点诡异。崔彦昭的几位同党一个个兴高采烈,韦昭度则是一脸的坦然,其他人则是如往常一样一个个没精打采的,像现在的大唐宰辅简直还不如一个小小的县令,人家县令最少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可以说了算,他们这群所谓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却连一个小小的事情都没有能力决定,甚至是已经快半年都没有拿到俸禄了。

  “启禀圣上,昨夜吏部收到晋王李克用的奏折。”吏部尚书杜让能将一本奏折恭敬的呈上。

  李晔看完奏折,立刻皱眉,奏折上李克用坚决反对朱全忠的建议,要求维持目前和谐的局势。

  “杜大人说说奏折上的事情,让各位大人也了解了解。”李晔放下奏折道。

  “奏折上晋王建议维持河西的局势不变。”杜让能说的很简单,但消息却十分的震撼。

  “启禀圣上,臣认为晋王殿下的建议可以采纳,如今河西的局势还算平静,没有必要在河西设立节度使。”徐彦若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晋王。

  “臣复议。”赵隐站出来表示支持。

  “启禀圣上,河西自从四年前太子殿下退守嘉峪关之后,便一直处在混『乱』的时局。百姓每年死亡高达四五万之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者更是多不胜数,如此局势何谈稳定?何谈维持不变?臣建议请太子殿下再次入驻河西,让河西的百姓可以再次沐浴圣上仁德之恩。”礼部尚书李溪听了徐彦若与赵隐的话,气的鼻子都歪了。

  “圣上,李大人所言甚是,如今河西遍地饥民,民不聊生。百姓心向安西,臣也赞成李大人的建议,再次招太子入驻河西。”兵部尚书韦昭度上前回禀道。

  “圣上,河西乃边塞之地,民风彪悍,需要一位封疆大吏主持大局,如今晋王麾下四位太保都在河西,圣上不妨就任命其中一位为河西节度使,如此河西有了主持大局的人,这样便能解决河西的困境。”崔彦昭上前回禀。

  “崔大人所言甚是,河西的确急需一位封疆大吏来主持大局。而晋王麾下的十三位太保一个个绝对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臣支持崔大人的建议,任命其中一位太保为河西节度使来主持河西的大局。”崔胤虽然也是长安崔家人,但与崔彦昭一直不和,这次朱全忠便是看中了崔家在长安的名望才选了崔胤。朱全忠早就给崔胤来信,让他全力支持在河西另立一位节度使。

  “朕今日感觉有点不舒服,此事改日再议。退朝。”李晔起身假装头痛传旨退朝。

  “臣等恭送圣驾。”大臣们见圣上有意退避,便只好暂时先静观其变。如今朝廷的事,早已经不是什么机密,这边刚下朝,那边就已经传的沸沸扬扬。特别是茶馆酒楼更是谈笑风生,这些所谓的朝政便是他们平时的谈资。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