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蔡锷赴美治病_铁血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人都以为李默涵是重视人才,求贤若渴,哪知道李默涵心里正在盘算,段祺瑞收了老子几千万,在给人的问题上还打了折扣,要七个人只来了六个,这次怎么也得补齐第七个。于是,李默涵按响电铃,直接叫秘书拟了一份口气不软不硬的电报发到北京,点名要陆军部军械司技正徐尚武。

  接到李默涵的电报,心里更加鄙视李默涵,认为此人斤斤计较,锱铢必较。这时的段祺瑞正在为处理湖南问题伤脑筋,也懒得和李默涵扯皮,便大笔一挥把这个陆军部军械司技正徐尚武调拨给了李默涵。

  之前段祺瑞发表的各省军政首长名单,是煞费若心的,一方面要促进南北统一,一方面要巩固北洋势力,求全而不全,换汤没有换药。举例言之,袁世凯颁布的将军名义和护方面的都督名义同时取消,代之为督军,只是在都督和将军两个衔头中各抽出一个字合创督军的新名词而已。

  其次是委曲求全方面,这次人事安排,无论帝制与反袁派,在台上或新被逐者,如陈宦,都给予一定的位置安排,人人各得其所,在安排上总算尽了最大努力。段祺瑞的本意想在各省达到军民分治,所以只有少数省份是以督军而兼署省长的,署是临时性质。以省长而兼署督军的,只有四个省。这些省都是以小军阀或者以文人而权充军事长官,这当然是临时性质。至于段在四川、湖南、广东、广西四省的权力分配,简直是播下了战争种子,制造了纷乱的根源。尤其是对湖南,湖南是南北用兵必争之地,较之四川还要重要,因为在北洋军来说,取湖南比取四川容易得多。

  为什么段不维持汤芗铭的湖南督军而改派他为广东查办使呢?原来就在段发表各省督军名单的前两天,湖南出了事,汤芗铭逃之夭夭。湖南独立时,北洋军第六师在湘西,安武军倪毓棻部在岳州,汤直接指挥的,是北洋军一个混成旅,由旅长车震率领,驻扎在长沙附近。这时候,广西军已有一部分到达衡阳和宝庆。陆荣廷以护湘、粤、桂联军总司令身份,于6月初由广东开到湖南,进驻衡州。

  在湖南内部,赵恒惕等已组成了湘军两师,湘西一部分民军也开到长沙附近成立了一个师。这是个剑拔弩张的局面,袁军与护无法和平相处,随时可能发生冲突。汤芗铭的处境,和陈宦在成都有点相同,既不能指挥驻扎在湘西、湘北的袁军,又不能指挥湖南的民军和桂、粤的客军。最糟的是湖南人恨透了这个杀人如麻的汤屠户,因此各路民军围攻长沙,以及国民党人要用手枪和炸弹对付汤的风声传遍了长沙城。7月4日深夜汤芗铭在四面楚歌中离开了长沙。

  汤芗铭走后,湘军已成立了三个师,师长是陈复初、赵恒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