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36章各家商贾事,谁与问东流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一统的步伐,便是永远止步于郡县,再往下走的路,就无形当中被切断了。

  秦王三代杰出君王的前仆后继,成功的将封建割土的郡国,改变成为了郡县。大汉继承了郡县制度,却再往下走不动了。随后的封建王朝也一个个的止步于此,不是没有人想要变革,但是因为他们自己都是从这个地主阶级出身的,自家就是庄园小农经济体制的受益者,斧利难修自身……

  这样的一个道理,显然不是张世平所能深刻理解的,他只不过是模模糊糊的觉得宛城当下的这个事情似乎有些不对。而他又不能说完全闭上眼,将耳朵一堵,就当做什么都没看见没听见。

  对于封建王朝之中的商业体制改革,就连斐潜都只是模模糊糊的有些想法,并且也是让以甄宓在长安这个商业发达的地区进行试验和调整,所以宛城的庞山民就自然更是没有什么太高的见解。

  只不过因为宛城本身的地理位置,以及一直以来持续的高涨的商业活动,使得宛城相对长安来说,更为侧重商业更多一些,所以庞山民也同样不愿意在这一次大规模的清洗过程当中导致宛城商业直接彻底衰败,故而才给了张世平一个机会,也算是给宛城的民商一个机会。

  而在其中作为桥梁的,便是死去的苏双。

  苏双以他的善行,证明了商人还是有好的……

  不管苏双当时究竟本意是为了什么,但是他确实在当时救活了不少的流民。这一点无可厚非,也不能说苏双可能当时有什么私心,就否认苏双所做的一切。

  就像是不能让见义勇为者动不动就成为被告一样。

  这种龌龊的事情,本身就不应该成立。这就是社会政府管理的职能的缺失,是主要负责人的失职。

  或是为了不承担责任,或是为了引爆流量,或是要给自己政绩上填写些什么,便是明知道这种起诉有问题,但也都接,然后引发舆论,再来装模作样表示自己秉承了啥啥啥,最后道貌岸然的表示自己维持了所谓公平公正,却不知道实际上让见义勇为者在付出了超出寻常人的勇气,承担了更大的责任之后,却要灰溜溜的站在被告席上,这本身就已经是伤害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