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87章工业新进,玉钢新生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夏人终于是找到了冶铁的方法。

  这个冶铁起步,应该说是比较晚的,也比较低。

  同时,更让华夏悲催的是,华夏的铁矿么,品质都不是太好……

  或许是负负得正,或许越是差的压制,便越能激发出华夏人的『根性』一般,华夏从汉代开始,走出了一条不怎么一样的,甚至比较奇葩诡异的冶铁道路。

  其实在汉代发展冶金技术之前,在华夏土地上混战的各个战国,包括青铜巅峰的秦国,都已经在着手改进铁产品质量了。在对战国时代铁器的金属检测中,发现了类似于球墨铸铁的组织结构,在锻造技术当中也点亮了折叠锻打的技能,然后同时点出了鼓风机。但是因为铁矿品质的问题,直至战国结束的时候,依旧没有能够直接出炉使用的合格钢铁。

  于是乎,汉代人就说,算球了,老汉不要直接能直接一炉子就出好钢,先出铸铁罢……

  然后就在汉代工匠和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出现了一个在冶金历史上很诡异的结果,直接就出现了液态流动冶金产品和可连续不间断的生产工艺流程!

  而这个模式,直至两千年之后,依旧在使用……

  所以斐潜才会觉得怪异,因为若是将服装变一变,生产车间变一变,其生产流程的本质其实没有什么和后世太大的差异。

  然后,因为铸铁太脆,然后又催生出了『炒钢法』!要知道,西方出现炒钢法,可是在17世纪了,虽然说原材料和生产工具有些不同,但是工艺上是一致的。

  至今为止,斐潜依旧找不出『炒钢法』这个方法,究竟是哪一个工匠,亦或是哪一个士族子弟发明的,反正没有看到具体的记载,似乎在汉武帝时期就这样奇葩的出现了,却只是留存了方法,却没有发明者的姓名。

  铸铁是因为含碳太多,因此铸铁加热到一定温度,其中的碳就同空气持续反应,同时加以搅动,就像炒菜一样,称之为炒钢法。如果操作适当,可以直接得到品质很好的钢,然后再不济也是熟铁。

  当然实际过程,炒过头是常有的事情,所以一不小心炒成熟铁的概率非常大。熟铁也不能用于兵器上,所以斐潜现在这个工房在做的,就是合金的雏形,『灌钢法』。

  炒过头的熟铁或低碳钢,加上含碳过高的铸铁或高碳钢,加热到一定程度,然后加以锻打,使其充分融合,碳在其中互相转移,最终成钢。

  —————

  得益于钢产量的提升,斐潜之下,不仅仅是士兵的盔甲兵刃得到了加强,一般的农户使用的铁质工具也降低了成本,而大量铁质工具的使用,也让农夫可以用更少的气力翻耕播种等等,也自然是提升了产粮产量……

  很遗憾,斐潜忽然想到了诸葛亮,不由得摇了摇头,这一点,在昨日他带着诸葛亮去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