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章 提竿面圣(求追读!)_大明:让你奉旨监国,你去修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削藩!

  这个词,瞬间同时在三杨心中乍现。

  “杨士奇,你先说。”

  朱雄英看向杨士奇,史载杨士奇学识渊博,通史古今,是一部行走的史书,但却不拘泥于古板教条。

  杨士奇紧皱着眉头,朝着朱雄英躬身一拜。

  “回殿下。”

  “我以为,当先重后轻。”

  先重后轻。

  这意思,就是先把燕王秦王晋王宁王这些个拥兵自重的先搞定了。

  不错。

  相比黄子澄那个傻货,这杨士奇的策略才是最正确的,若是原先历史轨迹中的建文帝听从齐泰先拿燕王的计策,大概率是不会有后面的靖难之败。

  “杨荣。”

  朱雄英又是看向杨荣。

  “诸王虽兵重,然心各有术,如秦王晋王更是性情暴虐,不得人心,燕王纵有爱民之名,其一藩之地也不成气候,只要战略得当,百万王师兵锋所指之处,可胜。”

  杨荣语气杀伐,倒也和史载相像,史载杨荣以武略见重,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

  史称其“挥斤游刃,遇事立断”。

  “以谁为帅。”

  朱雄英问道,这才是关键。

  原本历史轨迹,建文的那几个傻儿无不是建议他发兵平反,但在制定平反战略上却是智障的一败涂地。

  “已薨中山武宁王徐达长子,魏国公徐辉祖可为帅。”

  朱雄英眼眸微眯。

  很好。

  早年便有人推论过,倘若建文用徐辉祖为帅,靖难之战鹿死谁手未可知。

  朱雄英在心里给杨荣打了90分,扣掉的10分是因为这货没有解释为什么不用蓝玉为帅。

  目光看向最后一个杨溥。

  史载杨溥谨慎谦恭,朴实正直,廉洁好静,没有城府,在三杨中以品德为名,不过也正是因为杨溥性情如此,才会让王振那个老太监有机会把控朝政,搞出了个大明土木堡战神。

  “回禀殿下,我以为可效仿汉武推恩之令,在推恩令中做约束变通,以此分化诸藩王权,我有把握,两代之内让诸王再无威胁京师之险。”

  三人各有回答,切入角度都不同。

  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而不是虚头巴脑的玩意。

  干实事的,才是人才。

  “嗯,你们继续批折子。”

  朱雄英没有对三杨的回答点评,怕他们骄傲。

  ‘该去钓鱼了。’

  起身,朱雄英把小太监招了过来,令他去把自己的鱼竿取来。

  在宫人撑着的华盖大伞之下刚走出长生殿,刘伯温迎面而来。

  “殿下。”

  刘伯温笑呵呵的作揖行礼。

  “来了,一起钓鱼吧。”

  朱雄英朝着后花园走去,刘伯温跟在身侧。

  “殿下,方才老臣遇见了礼部的郑沂。”

  “嗯,科举定榜的。”

  “刚巧说到这,老头,孤拜托你个事。”

  朱雄英偏头看向刘伯温,眼中露出一丝狡黠的笑,看的刘伯温心头发慌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