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章 大寒_大明:我摆烂了,老爹是胡惟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是托生在一般的百姓家里多好,偏偏自己的老爹是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的苦主。

  牵连勋贵官员多达三万人。

  只是想想,胡汉山就睡不着觉。

  时间越来越紧迫,得抓紧摆烂才行。

  酉时放衙。

  胡汉山本想着先吃完去武定桥东逛一逛,看看有没有可以继续摆烂的地方。

  拗不过老夫人要修复他们父子二人关系的想法,只能等着老爹胡惟庸一起吃晚膳。

  放在过去,少说也要等三四炷香时间,到天色完全黑了以后的辰时末巳时初,才能等到老爹胡惟庸。

  今天不知道有什么大喜事,老爹胡惟庸一反常态的提前放衙离开了。

  天色还没黑,等了不到半柱香时间。

  左丞相的蓝呢官轿停在了前院,轿夫们把蓝呢官轿停放到厩房,胡惟庸依旧是满脸严肃的走向了白寿园。

  不过,从他那轻快不少的步伐可以看出,胡惟庸的心情不错。

  吃完晚膳。

  胡汉山望了一眼积威深重的父亲胡惟庸,端了一杯茶送了过去:“父亲,这是用珍珠泉里泉水沏的一杯茶。”

  胡惟庸轻轻点头,吹了吹热气,抿了一口。

  停顿了片刻。

  胡惟庸说了一个大喜事,不亚于结亲傅玉媖:“为父本以为你是个不学无术的混账,没想到竟然能够写出临江仙,推陈出新漆书。”

  “虽然陛下没有明面上的褒奖,从马藩那件事来看,陛下对你还是满意的。”

  满意?

  胡汉山听到作为文臣之首的父亲说出洪武皇帝对他满意,心里窃喜的同时。

  又是忍不住苦笑连连。

  临江仙和漆书带来的其他影响太大了,直接把他一个纨绔了多年的草包,捧成了金陵第一才子。

  好在因为后来拒绝了各位藩王那件事,遭到了一些愚忠的仕林文人愤慨狂喷,终于是把金陵第一才子降到了金陵前三才子。

  虽说名气还是太大,但总比金陵第一才子要缓和一些了。

  胡汉山还没从金陵第一才子这件事里消停下来,胡惟庸又给他带了一个晴天霹雳。

  胡惟庸放下了手里的官窑茶杯,捋了捋胡须:“不过只在诗词歌赋方面有所作为还不行,你可是胡党的接班人,为父想着培养你在治经方面的学问。”

  “给你找了一位名师,说出来一定会明白为父对你的一片良苦用心。”

  别是宋濂,别是宋濂

  胡汉山听到老爹胡惟庸给他找了一位名师,心里不停的念叨一个名字。

  这位确实名气够大,甚至可以称上一句海内鸿儒。

  但宋濂却是太子朱标的五经师父,更是浙东文官的闻人。

  在浙东文官里的地位,相当于左丞相胡惟庸的在淮西勋贵的地位。

  很多浙东文官都是宋濂的门生故旧。

  真要是成了宋濂的弟子,胡汉山以后岂不是要同时继承胡惟庸的胡党,还有宋濂门下众多的门生故旧。

  只是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