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五四章 廷议_锦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簇拥下举步进殿。随后,宋楠张仑杨一清等人在一干侯爷的簇拥下也进入大殿中,剩下的官员次第进殿,只眨眼之间,空荡荡散发着一丝霉味的大殿便被百官填的满满当当。

  正德进殿落座,群臣高呼万岁朝拜之后,早朝正式开始,毫无疑问,今日的主要议题集中在西北大捷这件事上,光是宣读有功人员的封赏便花了大半个时辰,所有参战的将领和有功之人均加官进爵进行封赏,远在西北的江彬许泰两人被晋升为一等侯爵,马鸣晋升三等候。

  在此之后,正德再次宣布对宋楠加封镇国公领团营副总督的封赏,朝上群臣纷纷道贺之后,正德让宋楠出列说几句话,出人意料的是,宋楠并没有对自己晋升镇国公之事多说,反而一连串的提出了数项辞呈。除了锦衣卫指挥使之外,对神枢营提督外二军提督两项军职宋楠统统提出了辞呈。

  其实这也是理所当然,如今的宋楠已经是国公身份,又是团营副总督,他不再适合单独统帅一营一军,那不是实力的象征,反倒是自降身份,而所有人都明白,宋楠是名义上的放弃,实际上,宋楠提名的神枢营继任提督的人选马鸣,外二军提督的继任人选彭阳也都是他的人;名义上宋楠不再节制这两军,但其实这两营依旧牢牢握在宋楠手中。

  事情没什么悬念,正德准了宋楠所请,同意宋楠辞去此二营的提督之职,对宋楠勉励几句后,开始了今天对于当今时局的分析廷议。

  憋了大半天没成为主角的文官们这回有话说了,正德一句‘诸卿有何要说的’刚落话音,内阁大学士梁储便首先上奏道:“在皇上的天威之下,这次西北御虏之战终于以我大明大捷而告终,鞑靼小王子铩羽而归,从此之后恐再无犯我大明之胆了。这都是皇上的洪福齐天,朝廷上下的一致努力的结果。镇国公此次剿虏固然功勋斐然,但臣觉得打仗打的好是武官的天职,倒也不用过分的渲染,臣倒是觉得镇国公最后的决定才是一名合格武官的见识,那便是跟鞑子定下的盐池之盟,老实说,这份盟约才是此战最大的收获。”

  宋楠听在耳中心中冷笑,这梁储说的话挺有艺术性,一言便将所有誓死拼杀的将士们的功劳轻描淡写的带过,说什么军人打仗打得好是应该的;又说什么订立的盟约才是最大的收获,这是间接说明内阁的决定是正确的,虽然宋楠抢在头里定下了盟约,但不妨碍内阁决策的正确性。

  正德点头道:“朕也这么觉得,听传旨的马永成说,朝廷的旨意送达之时,宋楠已经和鞑靼国小王子定下了和议之约,那封和议杨一清已经呈报给朕看了,朕也已让内阁和外廷诸卿过目,显然鞑靼小王子是有诚意的,朕觉得挺好的。”

  杨廷和咳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