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7章谁敢造次_好男儿留什么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地的清军久持,即便是晋王李定国打出了两蹶名王那样的辉煌胜利,还是功亏一篑。

  吴三桂也正是因为贫瘠的云贵不能支持长期的战事,最终也被清军在岳州将战争潜力消耗殆尽。

  至于后世满洲和清粉吹嘘的康乾盛世,其实就是明末徐光启等人从西夷采购回来的番薯、玉米等适应干旱的农作物在北中国得到了普及而已。

  老百姓只要有一口吃的,他自然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造统治阶级的反,至于这个统治者是汉人还是满洲人,百姓们根本不关心,他们只关心自己和自己家小的肚子,哪怕是吃红薯充饥能够生存,他们也会甘之如饴,故尔才有了后世所谓的康乾盛世。

  闽浙方面,数百命士绅地主的人头,令闽浙的士绅阶层清醒地认识到了新立大明朝的威严,在能保有自己性命和家产的前提下,闽浙二省的士绅彻底屈服,异口同声地表示遵奉朝廷号令,坚决要和那些敢于抗拒朝廷政令的地主士绅划清界限。

  在他们的主动配合下,闽浙二省大量无主的土地和桑田被朝廷重新收回,数十万江西和广东因为战事,逃难到福建和浙江的的流民被重新造册纳籍,划分土地,当然他们的用来耕种的种子和牲口以及度日的吃食,依然是由闽浙的士绅来承担,马仲英说的不错,这帮士绅是记打不记德,摄于大明兵的赫赫凶名,牛天宿在入主闽浙后,有不少士绅居然还额外拿出了钱粮,纷纷表示要为楚王殿下尽一份绵薄之力,因此,在第一批抄没的物资运抵南都仅仅一个月不到,牛天宿又筹集了四十万石粮食,银一百二十万两和大量的生猪、鸡鸭。

  有了这笔意外之财,马仲英对即将举行的北伐信心更强了,康闽浙士绅之慨,马仲英大手一挥,直接拨银五十万两犒赏三军,并宣布他即将亲自巡视部署在长江一线的三个剿虏衙门,并亲自为前线的将士发赏、授勋!

  其实鄱阳湖大捷后,马仲英已经以楚王的名义给全军发过一次赏了,只不过由于南都制造局和华亭市舶司以及科举的事羁绊,马仲英并没有亲自到军中发赏,现在新年将至,他还是决定亲自到军中走一趟,也好鼓舞全军士气,为接下来的北伐打好基础。

  楚王殿下准备再次赏的消息传到武昌、九江、安庆三个剿总衙门后,前线的将士顿时如过大年一般兴奋。

  楚军中的老兵还好,毕竟楚王殿下体恤将士在军中出了名的,新附的红旗兵却都是人人侧目,又发赏银,打咱们归明后,朝廷这可是第二次发赏了,上次咱们拿了五两银子,也不知道这次能拿多少,要是再发五两银子,那咱们从九月份到现在,已经在大明这边拿了十八两银子了,算下来一个月能拿四两还多一点,这比咱们在满洲时,岂不是多拿了一倍还多。

  绿旗兵们也突然觉得当初投降大明,并没有什么不好,他们都是满洲兵改编,作为旗人,他们在清廷是有铁杆庄稼的,不过每个月也只有二两,加上军饷,每个月也就四两左右,谁也没想到,到了大明这边,还能拿这么多银子,那咱们投降大明,也没吃啥亏呀,反正咱们都是当兵吃粮,在哪边拿军饷还不多是一样,现在大明兵在军事上已经占据优势,说不定咱们投明还投对了,至于在京的家小,清廷又不知道谁降了明,难不成他们还敢滥杀无辜,咱们可是旗人,没有证据,谁敢造次?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