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6章诛索逆、清君侧_好男儿留什么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拿笔墨来,且让陈藩台草拟靖难檄文,待诸位署名后,明发天下!”

  能坐到两省总督的人物,心思自然异于常人,赵国祚可不相信就凭自己一句话,杀两个人,就能让在场的清廷官员俯首听令,所以他必须要这些人缴纳投名状,也就是在靖难檄文上画押盖印。

  “这……嗻!”

  陈秉文显然没有查木杨和杨宏绪这样有骨气,犹豫了好一会,还是低下了脑袋,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差事,他毕竟是两榜进士,草拟一道靖难檄文也不算什么难事,只一个多时辰便把靖难檄文草拟完毕。

  “书云:自古圣哲之君,功业着于当时,声明当传于后世者,未有不由于斯也,今上事机之明,非若不见,而乃不加察,请得以献其愚焉?亲政以来,任人唯亲,逆臣索额图,仅凭出身耳,无寸功于天下,生性斜僻,妄居显贵,弄权欺君,巧言令色,弃绝先帝功臣,变更祖宗体制,危及社稷,不顾国家之重,迫反三藩,势危社稷,祖宗不安,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本堂世受大清厚恩,又不忍索逆蒙蔽圣聪,毁我宗庙,特举闽浙之众,水陆并进,克期北上,诛杀索逆,复振纲纪!”

  “然闽浙二省,兵微将寡,并不足以除凶灭罪,故本堂欲效彷石敬瑭故事,借大明之强兵,还我朝之乾坤,赖友邦之仗义,解我国之倒悬,而楚国公马仲英,冒群疑而不避,犯众咎而弗辞,总督桂粤之众北上长江,功同援溺,所有守国之远图,经邦之长策,当与皇明楚国公,协力同心,以期永固,凡国之纲要,当以楚国公一体所决,一如其旧,凡我国中百姓,从此推心置腹,利害与共,无渝此言,有如皦日,今楚国公大兵云集,为筹集钱饷,浙江之民,当康慨解囊,尽输家资,以为友邦之固,量大清之物力,结楚国公之欢心。”

  陈秉文倒也光棍,你赵国祚和明珠都把汉地十八省给卖了,咱索性认大明为主得了,反正大明兵气势正盛,湖广和江西两个方面均是节节胜利,而闽浙经此一事,便再不复大清所有,想来大明兵兵薄江宁就在眼前,若真被明军拿下了他们的旧都,说不定就是个划江而治之局,咱要是这篇檄文入了楚国公的眼,说不定还能捞个巡抚做做。

  “陈藩台写的不错,福建巡抚于成龙不肯随明中堂举义,已然伏诛,尔便去福建当个巡抚吧!”

  赵国祚拿起檄文,反复看了两遍,也认为陈秉文写的不错,忍不住夸赞了几句,然后才喝令左右督标拿着檄文让大堂内的一众清廷官员盖印画押。

  待此事处置完毕,赵国祚索性直接以闽浙总督的名义下令,把温州兵和衢州兵全部调给了儿子赵登龙和左世永,让他们以搜查**的名义捕拿随查木杨来临安的杭州驻防八旗。

  温州绿营和衢州绿营的将官虽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左世永和赵登龙手上拿着印鉴,又是以总督衙门的名义办差,哪里敢有人出来质疑,反而在看到是总督大人的公子和左世永掌军时,一个个马屁拍的梆梆响,恨不得直接认二人当干爹。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