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4监国称制(下)_好男儿留什么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伐,以宣耀大明王师之威。

  朱慈炤深以为然,遂发下口谕,着马仲英于五月十五,领广州之兵北上,并着金光祖、牛天宿等人准备出征事宜。

  永王在广州监国称制,这令广州军民百姓无不振奋鼓舞,因为从今天起,广州城就成了监国殿下行在,有那些书生的解读,百姓们直接便将监国殿下当成了皇帝,在他们看来他们以后就是天子脚下的臣民了,至于这监国殿下能在广州呆多久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了。

  百姓们因为有赏钱拿是雀跃无比,但那些读书人的却看着社稷坛上,站在监国身侧的马仲英,陷入了沉思,监国殿下乃是琼州军的大帅马仲英所立,这马大帅以一已之力,恢复两广数府之地,如今拥兵近十万,时下已经授封为大都督府大都督,楚国公,要知道这大都督府大都督早在洪武十三年就被明太祖撤销了,为什么撤销,其实就是这大都督府权利太大,皇帝放心不下。

  现在马仲英已经贵为大都督府大都督、楚国公,若是将来北伐成事,祭拜孝陵,如此中兴之功,朝廷拿什么封?倘若以后北伐,打跑了建奴,那楚国公之功也只有本朝太祖能比了,就算他想还政,那监国殿下容得了他?楚国公麾下的将士们能容得了朱家皇帝?唉……这监国殿下不落个小明王的下场就算好的了。

  琼州军在广州拥立监国,准备奉监国殿下北伐之事,很快在两广地区传扬开来,琼州军统治区域内的百姓人人振奋,因为他们相信屡战屡胜的雷神将军,肯定能北伐成功,焚清江南。

  永王监国消息传到琼州,琼州百姓同样是喜气洋洋,为啥呢?就因为永王殿下回銮后,就是住在琼州,虽说只是暂跸,但怎么说也算是半个家乡人,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琼州有天子气。

  因天气转暖,春耕已毕,很多琼州的百姓趁着农闲,都会到海上打点鱼补贴家用,可最近几日,他们连鱼也不打了,一大早就三五成群地在海边吹牛打屁,谈的内容当然离不开大明的监国殿下在广州建国称制了。

  没心思下海,那只能在海滩上整理渔网,收拾渔船了,好不容易理清了手中的渔网,一个渔夫就叹了口气,开口道:“也不知道马大帅到底是怎么想的,非要把永王接到广州,咱们琼州不好么?要不然咱们也能看看皇帝老子是怎么登基的。”

  另一个渔民晒笑道:“五哥你整天想着这些有的没的,这皇帝老子登基关咱们甚事,是给你家钱花呢?还是给你大儿子说媳妇了?”

  最先开口的那渔民姓赵,因在家排行老五,故尔被这些渔民戏称为五哥,他争辩道:“话也不能这么说,皇帝要是在琼州登基,那就说明咱们琼州有龙气,现在却便宜了广州蛮子,咱就是气不过。”

  几个人说说笑笑,正待将船上的海藻清理一下,又有几个渔民一脸喜色,疯一般地跑来,边跑边嚷嚷道:“五哥你们还在这里弄啥子呢?为庆贺监国正位,马大帅传令琼州,要给咱们百姓发钱呢,每人一百个大钱呀!”

  赵五有些懵,每人一百文,那他家有七口人,其中还有个刚出生半个月的奶娃娃,这下岂不是能得七百文,连忙问道:“可曾晓得是去哪里领?那不足月的奶娃娃有的领吗?”

  那汉子哈哈大笑:“都有,都有,村长说了,让咱们都回家等着呢,这次可不是官府发,是马大帅麾下的兵马亲自上门分发。”

  “大帅仁义啊!”

  赵五又感慨了一声,也顾不得手上的活了,丢下渔网,赤着脚就往家中跑去。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