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3章 参知政事_逍遥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吧?”

  李琼赶紧捧着象笏出班,恭敬的站到御阶之前,连声叹息着说:“陛下如此关爱,天恩如此浩荡,老臣……老臣……”

  令众人倍感意外的是,李琼竟然当着柴荣的面,抬起衣袖抹了把眼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柴荣也是好耐心,等李琼的说唱表演,过了顶峰之后,这才笑着问他:“李公何以教我?”

  “陛下,老臣以为祥瑞临我大周,必是佑护我大周后继有明君。”李琼故意把头一低,并没有直接回答柴荣的问题。

  李中易听了李琼的回答,心里暗暗好笑,李琼这只老狐狸真是狡猾得要死!

  面对柴荣提出的问题,李琼虽然没有正面予以回答,可是,李琼故意突出提醒,柴宗训的安危,严重影响国本确立。

  在江山社稷的面前,臣子们有分歧,其实很正常。问题是,储君柴宗训目前传出的消息很不好,京师内外谣言四起,举国震动,这绝非吉兆。

  “元朗,你怎么看?”谁都没有料到,柴荣居然会问赵匡胤这个现任朝中武将之首的意见。

  “陛下,臣乃武人,不敢妄言朝中大政。”

  在李中易看来,赵匡胤别看年纪不大,城府却极深,他的话却合柴荣的心意:武将莫干政,干政遭雷劈。

  “不过,臣有一点点浅见,玉不琢不成器。”赵元朗虽然没有明言,实际上,表达出的却是反对骤然提拔李中易之意。

  “朕尝读史籍,甘罗十二岁拜相,好象也是一段佳话啊。”柴荣微微点了点头,扔下这句话后,就一直盯在赵匡胤的身上。

  近在咫尺的李琼,看得异常真切,柴荣的目光瞅着赵元朗身上的时间,长到族以深吸好几口气地步。

  李琼暗暗摇头,好一个赵元朗啊,他简直把柴荣的心思,都给摸透了。

  身为政坛高手的李琼,心里异常明白,假如,赵匡胤也支持提拔李中易,那么柴荣肯定会有猜忌之心。

  包括宰相在内的文臣和武将,居然都支持李中易,嘿嘿,这个声望未免也他大了一点吧,莫非是王莽在世?

  皇帝亲口做了暗示,深通帝心的范质,开口说了话,一锤定音:“陛下,尚书右仆射,如今一直空缺,以臣之见……”

  “文素相公,宰相之职重逾千钧,国朝之名器,岂可轻易授人?”柴荣史无前例的打断了范质的发言,抢在这位范相公之前,淡淡的说,“参政可也!”

  “啊……”柴荣此话刚一出口,大殿内就有人情不自禁的惊叫出声,浑然忘记了殿中侍御史,正虎视眈眈的监视着众人的一举一动。

  参政,其实就是参知政事的简称。唐朝中期之后,参知政事虽然入了副相班列。却不是名正言顺的实权相公。

  参知政事,虽然不掌印,不坐堂(政事堂),却拥有军国大事的参与权和建议权。

  通俗点说,政事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