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50章 少年讲武堂_逍遥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人威望,也达到了顶点。

  客观的说,类似刘胜风这样在村里步步夺权的村正,在全国各地涌现出了成千上万名

  这些基层的亭长和村正,正是李中易掌控整个帝国,最有力的抓手之一。

  历朝历代推行的皇权不下县,到了李中易登基之后,变成了村村皆有转职村正的局面。

  原本,通知乡亲们开会的小事,轮不到刘胜风亲自出面。不过,他今日个接了上边的文书之后,心里格外的高兴,也就亲自出马了。

  由于已是秋收以后,村里的男女老少们,正闲着没事干。村东头的会场上,很快就挤满了人群。

  “父老乡亲们,皇上体恤大家的辛苦,特意颁下恩诏,家里凡是超过六岁的小娃儿,无论男女,只要经过了县里的考核,都可以免费就读于少年讲武堂。凡是少年讲武堂的小学员,不仅吃饭穿衣不要钱,朝廷每月还发给其父母二百文钱……”刘胜风一边大声当众宣讲,一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想当初,刘胜风家里穷得叮当响,连饭都吃不饱,衣都穿不暖,如果不是他命硬活了下来,只怕是早就死透透了。

  遍数历朝历代,哪曾见过朝廷这么恩惠的好政策啊?

  刘胜风毕竟是见过世面的副队正,他心里很有数,李中易曾经许诺过,只要朝廷的条件允许,全天下所有的少年,都可以享受免费读书的待遇。

  目前,除了尚未统一晋阳和西蜀之外,朝廷已经恢复到了盛唐时一半以上的疆域。

  虽然说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也众多,皇上也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在目前的条件下,选拔优秀的少年,就读于县城里的少年讲武堂,就成了过渡时期提升人口素质的替代方案。

  在和平时期,刻苦读书,然后通过各级考试,成了村民人改变命运的两条路之一。

  另外一条路,则是刻苦参加乡军的军事训练,争取在一年两次的轮训中,获得上级的青睐。

  从没有编制的乡军,到朝廷经制军的厢军,人生可谓是质的飞跃。

  就目前而言,各村的乡军士兵,在参加军事训练的期间,每月可以拿到五十文的生活津贴。

  然而,一旦成了正式的厢军士兵,每月至少可以领两贯钱。而且,住宿、吃饭和穿衣不要钱。

  也就是说,厢军的士兵,只要每月省着点花钱,完全可以积攒下足以养家糊口的家底。

  说白了,李中易是看穿了,必须给最底层的老百姓们,以改变命运的盼头和希望。

  身体素质不好,不能从军的,可以努力读书,参加朝廷的科考。

  从小打熬筋骨的人,可以从参加乡军开始,苦练杀敌本领,努力让上级军官看中。

  不管是哪朝哪代,只要阶层没有固化,给底层人民以盼头,天下就不会大乱。

  “刘村正,每月发一百文,是给娃儿,还是给我?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