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8章 国防动员_逍遥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左子光,左子光微微一笑,说:“尸位素餐之辈,白白耗费朝廷的钱粮罢了,有必要填补么?”

  “哦,原来如此啊。”李云潇恍然大悟,“确实是官多为患呢。”

  “嗯,有些衙门的人,几乎都被抓空了,已经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左子光如是说。

  李云潇对此深以为然,朝廷的官儿越多,老百姓的负担就越重。哪怕他只是一名武将,也懂得如此浅显的道理。

  如今的朝廷机构,叠床架屋,格外的繁冗。而且,参与闹事的文臣,大多都是闲散衙门里的闲散官。

  也就是说,被剥夺了权力的,读书人里的既得利益者,才有那个决心和李中易搞对抗。

  至于,事务繁多,实权很重的三司使和都察院等衙门,只有区区几名低级文官参与而已。

  经过两次大扫荡之后,朝廷的官员为之空,朝廷的气象也跟着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其中,最直接的变化是,朝廷各个衙门的办事效率,有了显著性的提高。

  实际上,李中易下决心和文臣集团作斗争,主要是两点,其一是重要的军政衙门,都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上;其二是朝廷养的冗官实在是太多了,简直是多如牛毛,朝廷的财政收入不堪重负。

  按照养活的比例来计算,平均每养活一个官员,至少需要近百名平民的全年收入。

  这么重的财政负担,李中易实在是不想背了,索性借着此次整肃的由头,将一些没有鸟用的冗余衙门和冗官,一体裁撤了。

  如今的朝廷中枢机构,除了内阁之外,就是六部六卿。原本的大九卿衙门,被裁减了三个。

  衙门少了,官员少了,整个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非但没受影响,反而提高了好几倍。

  李中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干活的官员多了,赋闲偷懒的少了,一个官员可以干几个官员的事情,效率自然会提高很多倍。

  先后抓了两万多人,朝廷的仓库,李中易的内藏库里,金银铜钱和粮食,堆积如山。

  这么一来,北伐和西征的物资,也就足够了。

  只是,令李中易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大量官员的被抓,开封城里的大酒楼的生意,也跟着一落千丈。

  其中,最著名的会仙楼,居然出现了店小二比顾客还多的奇怪现象。

  等李中易想清楚之后,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逻辑,家底厚实的官员们,也就是最有消费力的一群人。

  最有消费力的一群人,现在处于被压制的阶段,市面上的高消费场所,自然也就跟着萎缩了。

  在文臣集团受到严厉打击的同时,朝廷禁军中的武将们,却又是另一番火热的场景。

  按照条令的规定,都头以上级别的军官,只要打算成亲,就可以向军方申请分配一处宅子。

  在整肃文臣的行动中,一共抓了千余名文臣和儒生,并抄了他们的家。这些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