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38章 贬官灵州_逍遥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于孔门。”

  “好,好,好,好得狠呐!”李中易狠狠的捏紧右拳,迈开双腿,大踏步的离开了室内。

  李中易甩甩袖子,就这么走了,他这一走,也就意味着,多少年的旧情谊,就此到了头。

  孔昆狠狠的大哭了一场,抹干净泪痕后,蹒跚着往外走。谁曾想,孔昆刚走下台阶,就听见一声台阶上传来厉喝声:“孔昆接谕。”

  “内阁参知政事,臣孔昆恭聆圣谕!”孔昆佝偻着腰,返身长揖到地。

  “门下:内阁参知政事孔某……辜负圣恩……著转任灵州知州……尔其钦哉!”负责宣谕的折御卿,冷冷的注视着阶下的孔昆,心中多少有些感慨。

  李中易终究还是手下留了情,既没有杀孔昆,也没有将其一贬到底,并发交地方官编管。

  孔昆从内阁实权在握的参知政事,被贬为了灵州知州,明眼人一看便知,即使孔昆站错了队,但李中易依然没有留有很大的余地。

  在天朝的历史上,站错队的大臣,下场一般都极惨。他们不是身死,就是族灭,几乎难以幸免。

  李中易把孔昆贬去了灵州,本质上,依然是对他的特别爱护和照顾。

  灵州,处于西北的偏远之地,从灵州到开封,即使是八百里加急的鸡毛信急脚递,至少也要走十天之久。

  孔昆去了灵州,远远的离开了京城的权力核心,是非自然也跟着少了N倍。

  而且,宣谕官是郑州知府折御卿,这就说明,李中易毕竟还是给孔昆留了一定程度的颜面。

  在官场之上,痛打落水狗,才是最最常见的行为准则。

  李中易留了余地,就等于是无声的告诫大家,孔昆也许还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谁敢落井下石,恐怕会惹来秋后算帐的灾祸!

  孔昆的被贬,其中更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李中易敲山震虎的警告文臣集团:连追随多年的孔昆都被拿掉了,更何况尔等呢?

  没过几天,孔昆被贬内阁的消息,已经满天飞的传遍了整个开封城。

  李中易依然滞留在郑州,没有丝毫想要回京的意思,一时间,群议纷纷,莫衷一是。

  清晨时分,郑州的东门刚开不久,李中易在亲兵牙将的簇拥下,乘马车疾驰着出了城。

  在城里闷久了,李中易想出城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当然了,这只是个借口罢了。

  真实的原因是,讲武堂的一批学员即将结业,按照规矩,他们要徒步拉练到洛阳,再由洛阳返回开封。

  说句心里话,自从李中易在河池建军之后,对于官兵们脚底下的功夫,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要求。

  一天一夜之间,徒步急行军一百里,不过是讲武堂学员们的基本功罢了。

  李中易早早的赶到郑州城东三十里的抚平集,在集镇内通往郑州的必经之路上,随便找了家茶铺走了进去。

  茶铺的二楼,李中易坐在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