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一章 报考学校_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台,示意刘珊坐下来,道:“高考补习老师有两种,一种是让学生好好学习,奋力考试,然后根据估分来决定报考学校的,另一种,就是我这种了,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有一个目标,然后再好好学习,向着目标奋斗,现在33天了,我想和你们分别谈谈。”

  见不是与自己一个人谈,刘珊放松不少,琢磨了一会儿,说道:“我也不知道现在能考哪里?就想考一个尽量好的学校。”

  这个答案,与她曾经的目标已相去甚远。

  曾几何时,刘珊只是想着能考一个大专,今年如果还不行的话,明年就考大中专了。

  可是现在,刘珊悄然调高了自己的预期,只是她自己都没有预料到而已。

  杨锐微微点头,道:“我觉得,你可以以重点本科为目标,河东大学,你喜欢吗?”

  “挺好。”刘珊露出一丝笑容,接着就问:“你会考哪里?”

  “我大概会去北京。”杨锐以前都没有仔细的考虑过这个问题,直到景语兰去了京城以后,他才发现,除非自己考去中科大,否则,北京基本就是唯一选择了。

  相比北京,另外两个直辖市的大学竞争力有限。诚然,复旦、上交大、天大和南开大学都是好学校,但无论是名气、师资还是国家拨款,都让它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985项目以后,中央一期就给了清华和北大各18亿元,复旦和上交大只各得12亿元,其中半数还是市级拨款。在1998年,6亿元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对于非盈利机构来说,已经不是努把力就能追上去的。

  类似比例的拨款,自80年代以来,不断的拉大着名校之间的差距,杨锐想要好的科研环境和尽可能充沛的实验条件,选择北京是最划算的。

  刘珊用“猜到”了的表情,却道:“为什么你去北京,我就要去平江?”

  “河东大学比较稳妥,北京的重本比河东大学要高20分以上,不是说你考不上,是为了稳妥。河东大学也是非常不错的,毕业分配也容易分配到平江。”在河东省内,河东大学的最低分就是重本线,而北京的重本大学,即使是最冷门的专业,也会超过河东省的重本线二十分以上,这是因为有服从调剂的存在。

  刘珊扁扁嘴道:“我要去北京。”

  杨锐犹豫了一下,道:“以北京的大学为目标当然也可以。”

  “你是不是在想,反正不是正式报志愿,所以随便忽悠我。”忽悠是刘珊从杨锐这里学来的新词。

  杨锐愣了一下,旋即道:“具体报志愿的时候,肯定要根据你的高考成绩来做出微调,你想去北京,目前的成绩够了,但要读北京的重本,还得再努力。”

  接着,杨锐又问:“如果同时能读河东大学,又能读北京的二本大学,你去哪里?”

  “北京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